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如何閱讀原文書
臺灣學生以努力讀書聞名,臺灣人以工作勤奮、超時聞名,但在每個人僅有的短短生命中,讀書和工作並不是唯一的內容。我們不應該只求 work hard,而是要 work smart。今天我們在一起討論「如何閱讀原文書」不僅是要學習如何克服語言障礙,更要教大家如何閱讀大部頭的書。
首先,我想先請大家想想自己是用什麼方式來閱讀原文書?讀原文書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中學讀英文課文的方式是否適用於大學讀原文書?再來,我們將會思考閱讀原文書常見的迷思,以及怎樣轉換成主動學習者、如何讀好原文書,並加入一些實例練習。
迷思
閱讀原文書常有幾個迷思:一、依照中學學習短文的方式,以為每個生字都要查字典;二、以為看懂每個單字才看得懂文章,或看得懂文章的人一定認得每個 單字;其實並不必然。一篇文章中有關鍵的重要字,也有不重要的字,如果每個單字都查反而會打亂閱讀的思緒。應該是遇到常出現、會影響文意的理解和讓你想瞭 解的需求增加時的字,才需要查字典,這樣的單字查過之後也比較不容易忘記。另外,一個單字常有很多意思,須視文本內容來決定正確的意思。
主動學習者
各位同學應要能成為主動的學習者(active learner),而不是被書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學習者(passive learner)。請大家想想,假如將點燃的一支長蠟燭和一支短蠟燭用蓋子蓋上,會有什麼結果呢,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又是為什麼呢?我親身實驗的結果是長 蠟燭會比短蠟燭更早熄滅。有一種解釋是,燃燒之後的熱空氣(CO2)往上升,底下還保留相對較多的氧氣,因此位於上層的長蠟燭比短蠟燭更早熄滅。這告訴我 們,火災發生時可以在地板或樓梯縫裡呼吸到一些氧氣,避免被上空的濃煙嗆傷。另外,這個例子還提醒我們要主動思考,而學習如何去思考便是讀書最重要的目的 之一。
學習金字塔
依照學習金字塔從上而下來看,光聽老師授課,結束後只會記得 5% 的內容;如果老師帶著你讀,只會記得 10%;如果老師用投影片、光碟等多媒體教材,你會記得 20%;如果老師上課示範實驗,你會記得 30%;如果參與討論,會記得 50%;如果親身實驗,會記得 75%;如果將所學教給別人,你將記得 90%。金字塔的越上方越是 teacher center,越下方則越 student center。越 student center、學生參與越多的教學法能讓學生的記憶越深刻。這也告訴我們,教別人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學習最多的時候,因為要正確地教導他人,我們必須自己先 將觀念釐清貫通,因此有機會輔導其他同學課業時,請各位同學不要吝惜心力,因為這是可以使你將所學融會貫通的時刻。簡言之,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的重點是: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這也就是主動學習。
文章的結構
那麼如何閱讀原文書呢?一本好書通常會有簡單扼要又吸引人的標題,而 journal 和 article 通常會有摘要(abstract),這裡面包含了大前提、小前提、研究問題、研究設計、研究發現和創新討論。舉例來說,當我們閱讀一篇文章時,可以先看它 的題目,去猜測、瞭解它的主題,接著,看粗黑體的大標題將文章分成幾塊?每一塊的邏輯關連是什麼?再看小標題和更小的標題如何闡釋大標題。抓到結構之後, 再看文章段落。英文段落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topic sentence,如果看不懂的話,先不用查字典,因為接下來的句子大多是解釋第一句話的。只要抓住第一句話,就能大略掌握這一塊文章的內容。有的文章最 後還會整理出 summary,這個部份可以幫助你統整大綱。如果文章有摘要,也可以從此下手。
以 Journal 來說,文章結構通常分為四部分:1. Introduction,簡介當今研究現況和欲解決之問題;2. Method,研究的方法;3. Outcome,是研究成果;4. Discussion,也就是討論這項成果跟其他研究的異同和原因,其第一段通常會 summary 研究的成果。抓住文章的骨架後便可進一步捕捉更細部的內容。
SQ3R
不 管是讀原文書還是中文書,都可以使用 SQ3R 的讀書方法。所謂 SQ3R 就是:Survey, Question,Read,Recite,Review。Survey 是先閱讀 title、introduction/summary、粗體字或圖表來抓文章的結構,思考它安排的邏輯;Question 是將標題改寫成問句,猜想這些段落要討論哪些問題;Read,指的是先將全文略讀一次,不要被不瞭解的細節阻礙,接著再看內容是否解答了先前提出的問題; Recite,是將每一段的重點銘記在心;Review,讀完之後將書本闔上,回想文章的架構、討論的問題和回應。
各位同學之後可以試試這個閱讀方法,讓你讀起書來事半功倍。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各位的學習有所助益。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學習策略工作坊之一
時間:2007 年 5 月 2 日 18:30~20:30
地點:計資中心 106 室
題目:如何閱讀原文書
講者;符碧真教授(臺大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整理:賴慧玲(臺大外文系畢)
修訂:教學發展中心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大衛林於中秋節到斗六探望高齡85歲的國小老師有感!
自從67年國小畢業迄今30年,只要有時間回雲林老家都會抽空到斗六探望國小恩師,老師是山東人,身高185公分,當初抗戰結束後隻身隨著政府到台灣,到員林實驗中學讀完書之後,就開始到雲林莿桐鄉六合國小當老師,我那個年代的同學都是農家子弟,家裡窮!連一句國語也不會講,徧徧我們的老師90%之上都是老芋仔!口音又重!剛開始根本聽不懂!所以常被k,朝會的時候,常因為不聽話,頭髮太長,被這些老芋仔從耳朵抓起來海扁一頓或者打耳光,也常因為不說國語,被掛狗牌,所以一碰到這些外省老師,逃的逃躲的躲,這些記憶到現在還歷歷在目;當然!也有令人難忘的事,就是到農田裡去撿大陸空飄過來的傳單,因為可以換錢,現在的小孩子是很難想像的;那時候日子雖苦,但少了功課壓力卻多了童年可回憶!
我的老師從國小三年級一直帶我到畢業,國小畢業後,因為成績還不錯,父母親一直想讓我讀天主教私立正心中學,但名額有限,老師還特地帶我們幾個同學到正心中學去考試,老師還送了二條煙,幫我們,雖然當初不知老師為何要送香煙,但最後知道我們都上了正心中學,讀了正心中學,因為老師家就在學校的大門前200公尺,只要有時間一去找老師,老師一定準備山東大饅頭、水餃請我們,讓我們出門在外還感受到老師給的溫暖。
這一次已隔一年多沒去探望老師,一到大門我一叫老師,老師叫我名字,我握住他的手,眼淚幾乎奮眶而出,我看到老師走路已有點吃力,但30年仍然不變的動作,泡茶給我喝,然後只要喝完一半,他又再倒,一直到離開為止。跟老師聊些近況,問他身體狀況如何,有點高血壓,白內障,耳朵已帶上助聽器,看報紙已看不清楚,需要放大鏡,但腦筋還很清楚,我還特地仔細看了老師使用的輔具,問他使用的情況,他說助聽器帶了不舒服,放大鏡移來移去不方便,我心裡就有底,回學校要想想辦法!
此外,我也跟老師說,明年要辦個30週年同學會,請老師再一起到國小重溫30年前的記憶!最後跟老師與師母告辭!帶了師母自己釀的桑椹酒、感動和一些想法>>>回家!!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徵研究生2名--肯吃苦!耐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與無老化現象優先錄用
各位大嬸、阿姨、叔叔、伯伯:
歡迎有志從事以下研究題目者,請跟小弟聯絡:
1.銀髮族網站經營策略之研究。(已有開發老與子網站)
2.資料採礦技術應用於慢性病管理(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或預測之研究。
3.Zigbee無線網路應用於居家照護系統之研究。
4.機構內失智老人防走失系統開發。
5.無線居家環境監控系統開發。
如果報名者眾多,將舉辦扛20公斤沙包跑100公尺比賽!優勝者勝出!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台英連結雙方技術優勢 提昇遠距照護服務
2007-09-20 00:00/工業技術研究院 |
醫藥疾病 高齡化與少子化所帶來的社會結構改變,使隨之而起的銀髮族健康照護成為全球關切的重要議題。國內首度舉辦的『台、英遠距照護技術與推廣會議』18日在台大 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英國為全球遠距照護技術開發及應用服務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目前已約有15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1%接受遠距照護的相關服務,同時 遠距居家照護成本每天也僅需新台幣50元,相對上也讓每人平均在安養中心時間從2002年的38個月大幅下降至2006年的12個月。本研討會中,英國衛 生署公共衛生首席研發長Dr. William Maton- Howarth,不但對英國運用資通訊技術發展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系統的經驗進行分享外,同時也特別針對英國2008至2014年所規劃的生活創新平台 ﹝Assisted Living Innovation Platform﹞提出發展說明。
工研院院長也是台灣遠距照護聯盟理事長李鍾熙博士表示,目前全球遠距健康照護服務每年以20%的幅度成長,其中預估台灣市場規模至2010年可達新台幣 70億元。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已達229萬人,因此對於銀髮族的居家照護更是需求殷切。而台灣成熟的資通訊技術正有利於促進遠距照護服務應用的 發展。工研院正規劃發展具行動性、即時性的遠距醫療照護服務並提供完整的技術平台,以人性化科技開創健康照護的新模式,並串聯從上游的照護端、營運端乃至 下游的設備端、居家端,建立一套完整的遠距照護營運模式,因應高齡化趨勢,開創新商機。
此次研討會由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及衛生署指導,工研院協同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與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聯盟共同主辦,包括衛生署陳再晉副署長提出在台灣優勢的資通訊技術下,規劃發展長期照護﹝Long-Term Care, LTC﹞的創新計劃。
來自英國肯特郡﹝Kent﹞服務發展與計劃部主任Mr. Jeremy Blackman除提出如何透過基礎平台的建立,成功發展遠距照護的關鍵因素外,還特別提到該郡成功的發展經驗,指出目前在肯特郡6個實驗區已有超過 650位民眾使用遠距照護的服務,且高達93%民眾對遠距照護所提供便利與彈性的服務感到滿意,有效提昇民眾的生活品質及安全。英國MedCare Systems亞太區總裁Branko Celler教授也從慢性病患需要長期醫療照護的角度,提出居家照護的解決方案。
擁有超過30年遠距照護經驗的英國康舒妥﹝Tunstall﹞亞太地區企業發展與營運部主任Lyn McFlarlane指出,遠距照護服務可減緩急性醫療的壓力與成本。據英國蘇格蘭West Lothian 市政府 2006年個案研究顯示,每個人平均在安養中心居住時間的比例逐年下降,同時在成本負擔上,遠距居家照護所需的成本每天僅需新台幣50元,遠低於醫院病 床、安養中心及社區照護的費用,減輕銀髮及慢性病患家屬的負擔。
此外,還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毛治國院長、格瑪數位蕭國珍執行董事等也將分別從遠距照護的整體價值鏈及開放式技術平台進行說明,冀望打造銀髮族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同時也讓慢性病患者在安心的居家環境中,得到醫療級的定期觀察與照護服務。
遠距照護服務模式將連結包括醫療器材、網通電信、保全等產業,利用分散式醫療照護服務,建立新興異業整合的服務模式,提供無所不在的個人化健康照護。此次 結合台、英兩國在遠距照護的發展經驗,希望帶動雙方更深入的技術交流與國際合作,建立醫護服務模式新典範,讓偏遠地區的銀髮族及慢性病患者也能同享尖端的 醫療照護服務。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全班帥哥美女-這張質感最佳--我已背起來了!各位很難混了
感謝老師體諒我們 並且從善如流
當我看到專題心得的表格時,被 一千字以上的心得內容嚇了一跳,心裡正唙咕著「那唉价歹命」﹝台語﹞。沒想到有同學勇於建言,感謝老師能體諒我們在職生的辛苦,聽取我們的心聲,且從善如流。有這麼好的老師真是我們班的幸福,感謝、感謝、感恩!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學習新的資訊科技--找時間教大家資訊應用技巧
Dear all,
鑑於大家大部份不是理工背景且平常工作繁忙,對於資訊科技的應用還不是熟練,不像小弟無所是事,每天泡在虛擬網路裡,享受那無遠弗屆的自在,所以上週教大家一些google搜尋技巧,希望對大家找資料會快速更準確,未來我將找時間教大家powerpoint簡報的技巧, word寫論文, excel試算表含統計圖表的製作,快速記憶軟體Mindmanager等,盼對大家有些助益。
知道各位年紀也大了,新的記不住,舊的忘不了,會盡量慢慢講,也歡迎有任何問題,能夠在此園地發表!你的問題可能是大家的問題!小弟儘量幫大家解惑!
台灣老化速度 世界第一
台灣老化速度 世界第一
超級老人社會要來了,根據聯合國定義,65歲以上人口超過14%就是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台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只剩十年迎接超級老人社會,你的退休生活準備好了嗎?
根據聯合國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整個社會人口超過7%就是高齡化社會,當老年人口更進一步超過14%時,就遇入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也就是超級老人社會。
歐洲在一般人印象中是個老人化嚴重的社會,但是法國人口老化速度從7%到14%,歷經125年,瑞典花了80年,美國也花了65年,台灣卻只有24年,就進入超級老人國之林。
台灣在1993年老年人口突破7%,步入了高齡化社會,今年老年人口更突破了10%,每十個人就有一位老人,經建會預估,再十年台灣老年人口將會逼近14%,從老人國步入超級老人國,創下全球第一,台灣老化時間居於全球之冠。
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副處長韓志宇說,台灣人口銳減的狀況嚴重,因為生育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加速台灣進入人口老年化的速度。
對這些銀髮族來說,更重要的是,年輕一代觀念變遷,家庭生活壓力加重,子女可以或願意提供的侍親費用逐漸降低,退休後經濟來源是否無虞,所有步向老年的人都得關心。
據統計推估,各國65歲以上老人退休後經濟來源結構已轉變為,子女奉養金占28.5%,政府補貼為28.4%,0.8%的其他收入,有42.5%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想辦法,韓志宇指出,這是一個很大的警訊。
資歷不再是上班族的加分項目,反而是減項,企業的合併風日盛,優退精簡人事成為主流,造成職場的平均壽命縮短,再加上現代人自我意識提升,追求生活品質,65歲屆齡退休的觀念及狀況已逐步改變,近來平均退休年齡已降低為54.9歲。